在电厂的运行中,水处理系统至关重要,而离子交换树脂是其中的关键部分。杜邦公司提供的多种树脂产品,在电厂水质净化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树脂再生过程中,氨气产生的现象备受关注,这一情况与树脂本身特性、原水水质状况以及再生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。下面说说杜邦(罗门哈斯)电厂树脂再生产生氨气的原因。
一、原水中氨氮的影响
电厂原水来源复杂,常常含有氨氮成分。部分氨氮源于周边环境,如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大量使用,导致含有氨氮的废水渗入水源;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也会增加原水中氨氮含量。另外,电厂自身运行过程中,例如氨法脱硝工艺,若操作不当或后续处理不完善,会使脱硝后的残留氨进入到循环水或补给水系统中。这些以铵离子(NH₄⁺)形式存在的氨氮,会在树脂正常运行阶段,与杜邦电厂常用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反应。
二、再生剂杂质引发的反应
再生剂的纯度对于树脂再生过程至关重要。电厂在进行树脂再生时,通常会使用氢氧化钠(NaOH)作为再生剂。若再生剂在生产、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,含有铵盐杂质,如常见的氯化铵(NH₄Cl)、碳酸铵((NH₄)₂CO₃)等。
那么在再生过程中,这些铵盐杂质会在碱性环境下与 OH⁻发生反应,反应方程式为:NH₄⁺ + OH⁻ → NH₃↑ + H₂O。
虽然杜邦对再生剂的纯度有着较高的要求,但实际操作中,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采购和储存再生剂,一旦再生剂质量不达标,就可能因杂质铵盐与 OH⁻的反应,导致氨气产生,且容易被误解为是树脂再生本身正常产生的氨气。
三、再生工艺参数的作用
再生工艺中的温度、流速等参数,会显著影响氨气的产生和逸出情况。从温度方面来看,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明显,温度升高时,氨气的溶解度大幅降低。例如在 20℃时,1 体积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,而当温度升高到 60℃,其溶解度就降至约 200 体积。如果在树脂再生时,对再生液进行加热,且温度过高,就会促使更多的氨气从水中挥发出来,使氨气产生量看似增多(只供参考)。
从流速角度而言,若再生液的流速过快,会导致树脂床层扰动剧烈,同样会加速氨气从水中的挥发过程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这种情况下,氨气的实际生成量并没有增加,只是由于温度和流速的变化,使得氨气从水中逸出的效率得到了提升。
所以,杜邦电厂树脂再生产生氨气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了解这些原因,有助于电厂优化树脂再生工艺,比如严格把控再生剂纯度、精准控制再生工艺参数等,从而有效减少氨气排放,保障水处理系统稳定、高效运行,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成本。
本文由罗门哈斯网(http://www.rohmhaas-ch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