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中,“硬度” 并非指水质中的钙镁离子含量,而是特指树脂颗粒的机械强度 —— 即抵抗破碎、磨损与变形的能力。杜邦(罗门哈斯)AmberLite IRC120 NA 作为磺酸化苯乙烯系凝胶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,其标称的 “良好机械强度” 并非偶然,而是由制造端的结构设计与应用端的运行条件共同决定。下面讲讲杜邦IRC120 NA树脂硬度和什么有关?
一、杜邦 IRC120 NA 树脂硬度,主要与制造端和应用端两大类因素紧密相关,各因素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影响树脂机械强度。
1.交联剂含量。该树脂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共聚物为母体,二乙烯苯作为交联剂,其含量决定树脂骨架结构强度。含量过低时,分子链连接松散,骨架支撑力不足,树脂颗粒在水流冲击下易变形、破碎;含量过高虽能提升硬度,但会缩小离子交换通道,降低树脂对水中离子的吸附交换能力。杜邦通过工艺优化,将二乙烯苯含量控制在特定范围,在保证树脂具备 2.0 克当量 / 公升(钠型)总交换容量的同时,赋予其足够刚性,以应对水处理系统中的水流压力与反洗冲击。
2.颗粒形态与粒径均一性。该树脂采用球形造粒工艺,规则球形颗粒能让水流冲击力均匀分散在表面,避免棱角处因应力集中出现破损。同时,其粒径控制严格,平均直径 600-800μm,细粒(<300μm)占比≤2.0%,>1180μm时,占比≤4.0%。这种均一性使树脂床层孔隙分布均匀,水流阻力稳定,不会因局部流速过高冲刷细颗粒,也不会因大颗粒间缝隙大导致小颗粒嵌塞挤压,从而维持树脂颗粒完整,保障硬度。
3.含湿比率与溶胀特性。树脂含湿比率反映内部水分含量与结构致密程度,该树脂钠型含湿比率 42%-50%,此状态下树脂骨架充分溶胀且不过度膨胀,结构稳定。含湿率过低,颗粒僵硬易破碎;过高则结构松散,硬度下降。同时,其从钠型转为氢型时体积膨胀率≤11%,低膨胀特性避免再生等转型操作中颗粒因体积剧烈变化产生内应力,防止龟裂破碎,维持硬度。
二、从应用端分析,水流动力学条件影响显著。水处理系统中水流速度、反洗强度和压力波动会直接冲击树脂。反洗强度超过 15L/(m²・s),树脂颗粒碰撞加剧,表面易磨损;顺流再生系统进水压力骤升超 0.3MPa,树脂床层可能被压实,颗粒受挤压破碎,导致硬度下降。
此外,污染物沉积同样关键。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有机物若未有效预处理,会在树脂颗粒表面或内部沉积。高有机物水源中腐殖酸渗透至树脂内部,造成局部溶胀失衡,引发颗粒开裂,进而使树脂硬度降低。
本文由罗门哈斯网(http://www.rohmhaas-ch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